本文作者 Nick 是加州州立大學電腦碩士,畢業後在矽谷工作,至今軟體經驗超過二十年。Nick 在十四歲時自學程式設計,當中遇到很多問題與困難點,因此非常了解初學者的痛點,在此與大家分享學習程式語言的訣竅與方法。
馬斯克 Elon Musk 是特斯拉的執行長,他在他 50 歲時成為世界首富,從一個身無分文的南非移民到這樣驚人的成就,是怎麼辦到的?
馬斯克學程式的故事
馬斯克在一次訪談中表示:「如果不是電玩,我不會學寫程式,也不會對科技產生興趣。」
馬斯克出生於南非,成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,小時候還會遭受同學的霸凌,因此打電動成為他的避風港。愛打電動的他漸漸開始好奇電動是如何做出來的,他對電動的熱愛讓他決定開始學程式設計。他從 BASIC 程式語言學起,12 歲的時候就做出他的第一個電腦遊戲,最後以五百美金賣給電腦雜誌社。這帶給他很大的鼓舞,一方面是他真的做出自己的遊戲,另一方面就是他發現他可以靠寫程式賺錢。
為了更好的環境,馬斯克隻身前往加拿大,一路不斷打工賺錢,雖然辛苦,仍然繼續學習程式。到了念大學的時候,他已經能在宿舍組裝電腦並且賣給各式各樣的人,他能夠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客製化,卻只賣外面店家的一半價錢。存夠錢之後,他轉學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,這時他開始思考,雖然遊戲是他最大的興趣,他也一直想成為電腦遊戲的程式設計師,但是這樣能夠帶給世界多大的衝擊與影響呢?他知道其實並不多,所以他開始學習更多商業與科技相關的知識,不再侷限於電腦遊戲之中。
大學畢業之後,讀了兩天史丹佛的物理博士(沒看錯,是兩天沒錯),他就決定退學,不再受到羈絆,去實現自己的夢想,當時看到網路的商機,透過自己程式設計的能力,寫出了一套城市導覽的網站 Zip2,在 1999 年時賣了 3 億美金。接下來的短短四年,他創立了 PayPal, SpaceX 以及特斯拉,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,從身無分文的小子變成世界首富,這一切都是因為當初為了玩遊戲而去學習了程式設計,將他對科技的遠大願景有能力付諸實現。
科技大佬建議每個人都該學寫程式
你知道蘋果、微軟、臉書與特斯拉的四位創辦人或者執行長的共同點是什麼嗎?就是他們都學過程式設計,而且他們認為學程式這件事不應該只是想走科技業的人才去學,應該每個人都要學。
賈伯斯:「每個人都應該學寫程式,因為它會用另一種方式教你如何思考」
比爾蓋茲:「你如果能夠了解電腦程式,至少你能知道科技什麼能做到、什麼不能做到,在你的專業領域會幫助很多,程式不是給宅男學的而已」
佐伯格:「我對於所有即將上大學的朋友以及晚輩,只會給他們一個忠告:學習程式語言」
各行各業已經離不開科技,想要在一個行業做出新東西、產生新的優勢,基本上都要透過科技的幫助。例如馬斯克將金融與科技結合而產生了 PayPal,讓實體金錢走向電子化。特斯拉更是一台結合科技的車子,其中的自動駕駛結合了大數據與類神經學習網路,大大地降低事故機率並且能夠不斷自我學習與優化,往 Level 5 無人駕駛的方向前進。
再舉個人的例子,兩年前老婆經營的餐廳有許多問題,例如工資計算耗時、交代的任務像打水漂一樣、SOP 亂成一團,於是我寫了一個 App,將打卡、任務追蹤、SOP流程化寫入其中,解決以上所有問題,讓人事與營運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,進而減低了營運成本,幫助餐廳產生新的優勢。
另外,這幾年美股很夯,但是美國的股票多如牛毛,資訊龐大且瞬息萬變,靠人腦根本跟不上這樣的訊息量,於是寫了一隻程式可以根據我的想法來篩選出投資標的,的確幫助了很多。現在更進一步撰寫另一隻程式,連到美國卷商的 API(我是用 InteractiveBrokers,他們有開放 API),透過 AI 演算直接進行買賣操作,我就不用再熬夜看盤。想當初我也是為了打電動而去學寫程式,沒想到日後電動沒寫成,反而幫助了我許多其他事情,遠遠超過我的想像。有時候人的際遇就是這樣,無心插柳柳成蔭,凡事想做就去做,最後會開出什麼花你是無法算計出來的,只要是有益的,終究會對自己有所幫助。
看清未來趨勢,成為科技搶手人才
從種種的跡象顯示,軟體的確已經成為下個世代的產業主流,例如 AI 人工智慧、App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等的重要趨勢都是建立在軟體設計上面的應用。由於台灣這幾年面臨轉型危機,也出現越來越多科技新創公司,對於軟體工程師的需求越來越大,薪資福利也都開得很不錯。不過台灣雖號稱科技之島卻找不到軟體工程師(因為過去是硬體導向),目前呈現粥多僧少的現象可以好好利用。最後這裡附上三小時程式語言課程(三選一),可以透過我們合作夥伴聯成電腦的獨家優點來提升自己的軟體能力:
- 深耕教育超過 25 餘年,推動國人的電腦專業不遺餘力,培育上萬人進入電腦軟體產業。
- 首創 168 安心學習服務,透過符合政府評核的一貫式教學,讓學習與就業緊密結合,每個學習的環節都有意義。
- 超過十個就業機會、全國徵才見面會、大型廠商聯合徵才讓結訓學員挑選。